山东鲁花:物资站长成大油厂

时间:2019-10-08 11:48 来源 : 东方食品网 作者 : 晨晨

(本报记者  顾雨霏)粮票、油票、工业券……这些家家户户曾经的宝贝已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,替代花花绿绿的票证走进人们生活的,是商超里琳琅满目的商品。食用油再不用按滴吃,花生油、橄榄油、玉米油等众多种类可供挑选。这样的改变离不开国家富强、经济发展,也离不开有梦想的民族企业的努力奋斗。从一个经营惨淡的乡间物资站,到今天的以食用油、调味品、米面等产业为支柱,集原料育种、栽培、管理、收购、运输、产品研发、生产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,山东鲁花集团在国家总体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,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提升力,致力于实现“产业报国,惠利民生”的宏伟愿望。
 
  从安全为本到健康引领
 
  1983年8月,山东省莱阳市姜疃物资站在新站长孙孟全的带领下,将原本做五金、建材的物资站转向做农产品加工贸易。由于莱阳当地盛产品质优良的胶东花生,并且物资站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过硬,因此深受外贸部门的欢迎。1986年,莱阳市鲁花植物油厂成立,开始集中精力生产花生油。
 
  20世纪80年代,食用油生产工艺只有两种,一种是传统的土法榨油,虽然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营养元素,但卫生条件较差,榨出的油容易起沫冒烟,黄曲霉素也容易超标,食用这样的油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,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大范围销售;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浸出法,即采用溶剂油,对原料进行浸泡,然后高温精炼,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油清澈透明,但油料的营养容易被破坏,自然油香也基本丧失,而且易造成溶剂残留。
 
  既想保留油品中的营养物质,又要解决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,鲁花初创团队抱着攻坚克难的决心,一干就是6年。1992年春天,鲁花终于练成独门绝技——5S物理压榨工艺。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花生的“生香和留香”问题,保存了花生中的多种天然营养成分,还成功去除油品中影响人体健康的黄曲霉素,攻克了世界性难题,让鲁花跻身行业领先地位。当20多年前“鲁花5S物理压榨工艺”第一次出现在鲁花花生油的电视广告中时,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,这背后其实是中国食用油工艺的一次创新性变革,实现了花生油从传统土榨转向规模化、现代化生产工艺。
 
  “食用油安全仅仅是基础,我们要为老百姓研发出更加营养健康的食用油。”抱着这个信念,鲁花毅然开启了高油酸花生油的研发之路。
 
  经研究发现,能否生产出高油酸花生油,关键在于能否研发出高油酸花生良种。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后,鲁花于2009年成立农业科技推广公司,联合全国知名院所一起,专门从事花生良种的引育试验、生产示范、经营推广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研发一系列“高油酸、高产量、高含油量”的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10余个,鲁花高油酸花生油也于2018年年初上市。
 
  从提升效益到利人为公
 
 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鲁花先后在山东定陶、河南周口、湖北武汉等众多花生产区建立油厂,“让老百姓吃到好油”“滴滴鲁花香飘万家”成为现实。同时,还将社会责任主动扛在肩上,吸纳数千万花生农民为编外员工,带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。
 
  2009年,鲁花联合21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“中国花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”,以研发花生产业高新技术为手段,保障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,缓解我国植物油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。
 
  为了调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,鲁花建议国家对种植花生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,同时希望国家重视花生良种的培育,这一建议被写进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。
 
  “利人为公”与“提升效益”矛盾吗?鲁花多年的实践证明,这两项根本不矛盾。“利人为公 以德取得”,鲁花人找到了企业发展的“密码”。
 
  今天的山东鲁花集团已成为致力于做高端食用油引领者的民族企业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。集团现拥有37个生产基地,在全国成立240多个销售分公司,员工2万余人,至今已实现连续30多年经济效益持续增长。横跨食用油、调味品、米面等多个产业,食用油年生产能力达150万吨,调味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,米面年加工能力50多万吨。
 
  鲁花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食用油产业技术变革、创新与发展的缩影,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交出了满意的答卷,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增色,为相关产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。